东京新宿的超市货架上,美国安格斯牛肉已悄然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来自澳洲和巴西的替代品。家庭主妇铃木女士解释道:“现在购买美国商品,感觉就像是在支持敌人。” 就连便利店也开始用中国产速冻水饺替代美国冷冻食品。曾经在纽约时代广场闪耀的“日本制造”巨幕广告,如今也换上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字样。这些细微的变化,深刻地反映出日本民众对美国日益增长的抵触情绪已达到临界点。
这场由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引发的经济风暴,席卷了日本,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7月12日,日本首相石破茂紧急访问马来西亚和印尼,签署了《东南亚稀土供应链协议》,此举被解读为“亚洲版北约”的雏形,预示着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。 此前,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日本汽车加征25%关税的“霸凌式”行径,石破茂强硬回应,亮出了三张“王牌”:抛售高达1.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,限制稀土出口,以及威胁撤回7000亿美元在美投资。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教科书般的经济霸凌,其行径并非始于7月7日将日本汽车关税提升至25%的单方面举动。早在4月30日,美国就已宣布对日本钢铝产品加征15%的关税。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轻蔑地嘲讽道:“日本车在美国卖不动,全怪他们自己!” 然而,数据却显示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贸易顺差高达280亿美元,而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却不足1%。 面对如此明显的贸易逆差,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曾奔走于美国,在短短两个月内七次前往华盛顿进行谈判,却连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面都没见到。
展开剩余61%石破茂的强硬姿态,并非没有代价。在千叶县街头,他曾高声疾呼:“这是一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!我们绝不能被美国小瞧!” 这番话如同惊雷,震醒了日美同盟的沉睡,也引发了日本国内激烈的争议。 共同社民调显示,内阁支持率从42%暴跌至25.4%,创下13年来的新低。东京银座的出租车司机山田先生抱怨道:“关税提高后,我的美国进口车库存积压了30辆!” 大阪的电子厂老板佐藤先生则忧心忡忡:“如果稀土断供,我们的生产线下周就得停工。” 然而,中小企业主中村先生却坚定地表示:“宁可承受短期的阵痛,也不能永远当美国的附庸。” 这种分裂的民意,让石破茂的参议院选举之路充满挑战。
石破茂的“三张王牌”直击美国要害。抛售美债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;限制稀土出口则直接影响美国芯片制造业,特斯拉上海工厂因稀土供应紧张而暂停扩产;撤资威胁则让华尔街分析师紧急下调美股评级。 美国内部也对特朗普的政策表示不满。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内部会议上批评道:“处理贸易就像特朗普玩推特,毫无章法!” 美国商会发布报告警告:如果日美贸易额下降10%,美国GDP将损失1200亿美元。 高盛的测算则显示,25%的关税将导致日本GDP减少0.8%,美国自身也将损失0.5%。
日本的反抗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。 中国与日本签署了稀土进口大单,2025年进口量将暴增40%。 《华尔街日报》评论道:“石破茂的强硬让中国找到了突破口。” 东京涩谷街头,反关税游行人群高举“打倒特朗普”的标语;大阪港堆积如山的汽车无人问津,经销商无奈地打出“买一送一”的促销横幅;日经指数一周暴跌9.2%,丰田市值蒸发180亿美元;便利店巨头7-11宣布关闭200家门店;餐饮业更是出现了“关东煮原料短缺危机”。 经济学家预测,如果关税持续到年底,日本失业率可能突破4%。 日本,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。 日本联合欧盟向WTO起诉美国关税违规,若胜诉,美国将面临每年3000亿美元的赔偿。 这场关税大战,远未结束。
"
发布于:甘肃省配资盘股票配资网,外盘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最新消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