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金融109个,北大才六十多,你品,你细品。
朋友丢下一句话,然后开始啃冷掉的烤鸡翅。
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,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先为谁默哀是北大的高不可攀,还是那些刚从考研战场下来的普通人。
这场校园招聘名单的发布,不像个招聘,更像一场金融寒门翻身仗。
数据是冷的,但看得人血压飙升。
中行2025第一批校招6103人,河北金融学院109人录取,广东金融学院62人紧随其后,而北京大学、人大、复旦……都不在前排。
这种场面,说震撼太轻,说离谱不过分。
说句可能会被打的话:你要是学金融,真没必要非得死磕985。
河北金融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这波,不仅赢得干净,赢得彻底,还赢得像在大巴车后排吃瓜的那个你,嘴角都扬了起来。
其实从结果倒着看,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。
中行不是搞慈善,他们要人,是要能上战场的。
别的名校学生可能研究论文、搞学术、上竞赛,而河北金融的学生,从大三就开始在银行窗口练单据、做审表,跟客户斗智斗勇,跟系统斗快慢。
这种练出来的金融牛马,你说他能不抢手?
你看广东金融学院,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行的直属学校,听着是不是就透着一股系统里亲戚的味儿?
专业一流、资硬核、实操拉满,再加上跟15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搞产业学院。
说句玩笑话,人家学生寒假实习回来能顺便带一份行长微信。
而反观部分顶尖高校学生,简历上都是量化研究、ESG框架、金融工程模型,结果一进银行发现对Excel函数都还得重修。
HR看完简历叹了口气:天赋很高,就是不太适合银行这种地上跑的工作。
热搜已经炸了。
有人留言:我终于不用为不是清北复交自卑了。
也有人酸:河北金融?让我回去考一次高考我都不报。
可抱歉啊,现在不是你想不想,是银行要不要。
这事儿不能只看谁火了,更该看为啥火。
中行今年的选人风格,不是换口味,是换逻辑。
他们不再是学历崇拜者,而是成了岗位适配狂魔。
你对口你就上,哪怕你是二本改名学院;你不对口,对不起,你就是天之骄子也得站一边。
换句话说,这是一次选才的排雷式重构。
银行需要的是懂业务的、扛得住压力的、能立即上手干活的人,不是那个能背20个经济模型却劝不动客户多存一千块的金融诗人。
我一个在广东金融学院的朋友跟我讲,他们大三暑假进的是银行一线,业务能力强得能把老师都比下去。
他说:我们一毕业,不用磨合,领导就能安排你去一线干活。
你说HR不喜欢他,喜欢谁?
当然也别误会,这不是说名校没用了。
只是从这波校招来看,行业在往下沉,人也得往下看。
资分配,不再是只靠牌面,而是凭本事做活儿。
网上有人开玩笑:河北金融学院这波,是用五环外的野路子,抢了五环内的金饭碗。
但笑归笑,背后真是银行选人逻辑的集体转向他们宁愿用个懂风控流程、跑过支行网点的地方战士,也不愿收个在校园里空谈投资哲学的象牙塔学神。
用数据说话,河北金融学院去年排名百强之外,这次却把老金融世家的门推开了,甚至推掉了门框。
不是他们变强了,而是金融行业终于开始看人干活了。
而这一切说到底,就是给无数不是名校的人留了一扇窗,顺带也关了些高高在上的清北滤镜。
在银行看来,出身不再唯一,适配才是硬通货。
最后留一句:你还在卷出身?
银行已经在抢干得动的。
有本事,你就去河北金融学院门口蹲HR。
没准哪天你也能在朋友圈甩出一句:录了,109之一。
配资盘股票配资网,外盘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最新消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